光學鏡頭生產工藝是如何?
光學鏡頭是機器視覺系統中不可少的部件,直接影響成像質量的優劣,影響算法的實現和效果。光學鏡頭從焦距上可分為短焦鏡頭、中焦鏡頭,長焦鏡頭;從視場大小分有廣角、標準,遠攝鏡頭;結構上分有固定光圈定焦鏡頭,手動光圈定焦鏡頭,自動光圈定焦鏡頭,手動變焦鏡頭、自動變焦鏡頭,自動光圈電動變焦鏡頭,電動三可變(光圈、焦距、聚焦均可變)鏡頭等。光學鏡頭的鏡片材質一般樹脂材質或者玻璃的材質,兩種材質各有優缺點,作為玻璃材質的光學鏡頭容易粉碎,但是光學性能好,然而由于生產工藝的不同,對于一些鑄造成型的光學玻璃的致密性不足,這樣不僅影響其強度,而且在研磨拋光后會影響到其光學性能。
塑料鏡頭:最早的塑料鏡頭用于戰爭時期作為望遠鏡、放大鏡等,主要是球面鏡片。后來推出的光學塑料非球面鏡片逐漸成為鏡片市場中的主流,比如目前近視眼鏡使用的鏡片大多都為非球面樹脂光學鏡片。目前塑料鏡頭廣泛用于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隨著手機像素的不斷提升,從最初的 11 萬像素到現在的 2000 萬像素乃至更高,為了成像質量的提升,主流手機采用的鏡頭是由 6 片以上的光學塑料透鏡構成的。

隨著塑料材料技術的突飛猛進,塑料鏡片目前是手機鏡頭的主要構成。塑料的塑性良好且比重低,重量較輕,可以有效減輕系統重量,且成形自由度高,并可以將系統機構組件和光學組件合并,簡化系統組裝程序。塑料的缺點在則是塑料耐熱低,熱膨脹系數大,光學組件變形而影響光學特性,抗刮力差,機械強度低,不均性較高且易收縮變形。由于消費電子類產品對低成本,產能以及輕薄等方面要求較高,且在精度上比專業光學儀器相比需求較低,因此塑料鏡片依然是消費電子鏡頭的主流。
塑料鏡頭的生產加工流程主要分為注塑成型以及鏡頭組立兩部分。注塑成型簡稱注塑,通過螺絲桿將塑料攪入注射機加熱料筒中塑化,使其達到流動的狀態,螺桿在旋轉過程中逐步后退,而塑料則向前積聚,螺桿停止轉動時,注塑活塞通過螺桿注射到閉合模具的膜腔中形成制品。塑料非球面鏡片的成型屬于注塑成型中的白物成型,目前主要用于手機鏡頭、數碼鏡頭、變焦鏡頭以及車載鏡頭的組裝。鏡頭組立即是配件的組裝,將若干鏡片、隔圈、壓圈等配件按照組立作業標準書的要求,進行組裝合成成品鏡頭。組立后通過雜光測試、模組測試以及成品檢外觀等流程完成鏡頭組立全過程。
玻璃鏡頭:玻璃鏡頭由玻璃透鏡組立而成,其主要應用于單反相機等對成像質量要求較高的高端攝影攝像器材中,透鏡數量可多達十幾片。傳統的玻璃光學鏡片的制作是采用人工研磨法,即利用高溫將玻璃素材熔化為鏡片粗胚,再經過研削、研磨、清洗、鍍膜等過程制成玻璃球面鏡片。
返回列表